“阳马”“刍甍”“鳖臑”……中国中学用古代数学智慧点燃学生学习热情_每日消息
来源:新民晚报    2023-05-21 12:58:46


(资料图片)

梅嘉轩是中国中学的一名高二女生,和很多同龄人一样,觉得数学是门既“烧脑”又没什么好玩的学科。然而,在一场校园学术节上,“阳马”“刍甍”“刍童”“鳖臑”“堑堵”等一连串生僻拗口的字,却把小梅引入了一个神奇的数学世界。这些中国古代数学专著《九章算术》中对常见几何体的称谓,有的来自动物,有的来自建筑结构,让小梅惊喜地发现,原来,古人早就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大千世界,令人畏惧的立体几何也可以变得如此生动有趣。

中国中学校长郑敏芳介绍,2017年,这所有着9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成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项目校,着手以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创建办学特色。一般想来,人文学科与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。经过老师们的巧思,数学学习同样成为学生亲近中国智慧的窗口。

“勾股定理最早分别出现在中国古代天文学著作《周髀算经》和数学著作《九章算术》,‘杨辉三角’在二项式定理上的成就要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,祖冲之测算的圆周率,其精确程度也保持了千年之久……”说起中国古代数学史的成就,副校长黄勇如数家珍,他也希望能将这份自豪感,和同学们分享。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、博士生导师汪晓勤受邀参与了中国中学的课程建设。他留意到,近年来的高考数学卷中也曾引入中国古代数学的经典案例,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。这或许可以回答很多同学关于“为什么学数学”的疑惑——事实上,从古至今,无论是观星问天还是测量耕地,看似高深的数学原理其实都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来。古代数学家一纸一笔孜孜不倦的身影,也应成为同学们丰富的精神养料。

黄勇介绍,中国中学数学教研组用3年时间完成了对高中教材的梳理,整理出能融合办学特色的素材,汇编成册,不仅带领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史,更将古人研究数学的思想方法古为今用。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,只能用德国数学家高斯的倒序相加法?高一(1)班的一节数学课上,青年教师张熠宸给出了新的思路。他将《九章算术》引入课堂——“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。齐去长安三千里。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,日增一十三里;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,日减半里。良马先至齐,复还迎驽马。问:几何日相逢及各行几何?”一张直观形象的“良马图”则帮助同学们理清了思路,也让大家感受到中国古代数学“以形驭数”的精妙。

在黄勇看来,探究古代数学史的意义,还不仅于此。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,让不同爱好和特长的同学体会了跨学科学习的乐趣。“古有关公战秦琼,现有海伦遇九韶。汉唐相争终虚幻,中外数学才是真。”梅嘉轩告诉记者,在学习海伦公式和秦九韶的“三斜求积术”面积公式时,老师的这首原创打油诗令她印象深刻,也引发了她对隋唐历史的好奇。利用课余时间,她到图书馆借阅了相关书籍,瓦岗寨、程咬金等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。

在高二立体几何中“球”这一章节的学习中,老师介绍了古代数学家刘徽用“牟合方盖”推导球体积公式的方法。所谓“牟合方盖”,是两根直径相同的圆柱从一个正立方体纵横两侧插入,形成的圆柱体的公共部分。去理解这是个怎样的形状,很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,于是,高一男生张俞凡和几个同学一合计,运用动画软件将立体模型设计了出来,让师生眼前一亮。

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欧洲玩具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

回顶部